據來自市燃氣熱力管理辦公室的消息,從5月1日起,我市中心城區將全面推行瓶裝氣送氣工持證上崗服務,凡無證送氣者將一律禁止。昨日,我市中心城區全部九家液化氣企業攜手簽訂《武漢市液化氣送氣人員管理規定》,并鄭重承諾新規將從5月1日起在各自企業生效執行。
昨日記者拿到了《規定》的正式文本,據業內人士解讀,這是我市首個完善的送氣服務專項規范,是在行業協會主導、企業形成共識的企業自律公約,其“決心之大、規定之嚴、處罰之重”,堪稱我市液化氣行業最嚴“軍規”,充分體現了企業對規范送行為、杜絕不合規行為形成了共識。
據了解,液化氣仍是我市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市使用液化氣的各類用戶規模約90多萬戶,在我市能源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除少數自提用戶外,約90%以上的用戶采用的是預約配送服務,我市從事瓶裝氣配送的送氣工約2000多名,年送氣規模達200萬瓶之巨。送氣工們被稱為液化氣行業的安全員、宣傳員、發展員、服務員,是用戶與燃氣企業之間的重要橋梁。
然而,液化氣配送從業人員良莠不齊,人員流動性強,給行業監管帶來較大難度,少數送氣工的不規范行為將直接影響著燃氣企業發展與用戶安全。更重要的,我市還有數百家無證經營點,其所屬送氣人員往往采取私設收瓶點、違規配送多家企業的鋼瓶,更有甚者見義忘利,配送不合格鋼瓶,一旦發生事故即將逃之夭夭,給城市埋下嚴重隱患。
為確保廣大用戶得到安全、優質、方便、快捷的供氣服務,規范行業企業經營,堅決打擊并徹底根治送氣服務違規行為,打擊不法送氣,在武漢燃氣熱力管理辦公室的指導下,我市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通過行業骨干企業自律,出臺了《《武漢市液化氣送氣人員管理規定》,從源頭約束送氣服務從事者(包括送氣車輛)經營行為。這一規定得到武煤百江、武漢民生等九家液化氣經營企業的熱烈積極響應。據了解,這九家企業在武漢瓶裝氣市場份額約80%以上。
規定明確了送氣服務規范,制定了嚴厲的處罰條款,特別是對令經營者、用戶深惡痛絕的行為采取了一票否決,直接取消送氣資格,九家企業之間承諾不得錄入嚴重違規人員,進一步增強本規定的震撼力。
武漢市燃氣熱力管理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送氣上門是瓶裝氣安全使用的“最后一公里”,管理規定明確規定了送氣工的準入門檻,服務規范與違規懲處辦法,有利于維護企業利益,真正從源頭強化送氣工管理,全面打擊無證經營、違規經營,提高送氣上門服務水平,最終廣大用將戶直接受益,用戶安全得到根本保障。
規定四問(延伸閱讀)
為便于用戶與全社會監督,現將規定進一步解讀如下:
一問:如何識別正規企業送氣工?
從5月1合規送氣人員是指已取得《燃氣經營許可證》、《燃氣供氣場站經營許可證》的瓶裝液化石油氣供應企業所聘用或簽定了供氣協議的從事瓶裝液化石油氣送氣服務的從業人員。規定要求送氣人員須取得送氣服務資格方可上崗,送氣服務時必須著本企業工作服,佩戴“武漢市瓶裝液化氣送氣服務工作證”(證上印有二維碼,用戶與執法人員可以掃碼獲取送氣工公開信息)。送氣工必須使用統一且配有燃氣管理部門統一頒發的車牌的電動車輛配送。送氣人員只能配送所屬企業充裝的鋼瓶。
二問:送氣上門中,送氣工應向用戶提供哪些規范服務?
每次送氣時,應按規范提供換瓶、試漏、入戶安檢服務,如實填寫入戶安全檢查單并上交所屬企業;向用戶宣傳安全用氣知識,指導用戶落實安全隱患整改;用戶拒不整改的,立即上報所屬企業;發現鋼瓶漏氣時,不得在用戶家中處置,應按規范操作處理;未經本單位許可,不得私自設立收瓶點。
三問:送氣人員發生哪些行為將被取消從事瓶裝液化氣送氣服務資格?
1、不得破壞鋼瓶二維碼標簽;2、不得私自在瓶裝氣供應站(點)外的場所存放鋼瓶; 3、不得進行鋼瓶之間相互倒灌和隨意傾倒液化石油氣殘液;4、不得私自處理報廢鋼瓶;5、不得配送改裝、報廢、超期未檢等不合格鋼瓶;6、不得向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場所提供氣源;7、不服從燃氣管理部門的執法和檢查。
送氣人員凡有違反上述行為之一者將被取消從事瓶裝液化氣送氣服務資格。凡取消從事瓶裝液化氣送氣服務資格的人員,不得被其他企業。凡違反此條規定的企業,按規定接受處罰。